如何內觀習性、習氣

當有一件事發生的時候,我們不要去看事情發生的情節,不要去評論事情的對錯,

不要去批評事件當中的人,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心不要掉進所發生的事情情節裡面,

這個時候只要靜下來內觀自己對所發生的事情之反應就好了,記住不要起心動念,

這個時候您就會看到自己內在會自動產生很多的想法,甚至祂會引導您去做某些動作,
而這些動作都是違背了您的心意的。

平時我們如果沒有先靜下心來的話,都會直接接受內在的引導而做出一些自己

原本不願意做的動作,通常事後都會覺得很後悔,這個就是前世業障對我們所做的報應,

祂要控制我們的思想,讓我們犯錯造業,讓我們痛苦,此時我們既然已經了解

到祂就是我們的前世業障,應該當下以非常誠懇的心向祂懺悔,並且將功德迴向給祂,

這個時候我們就能避免再次犯錯,至於祂有沒有離開端看我們懺悔的心是否是真的,

還要看我們的能量與功德是否足以讓祂們離開。這個前世業障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性、習氣。

⋯⋯

所以說,我們學道在平時就要戰戰兢兢,時時刻刻以自性本體為主,

不要受肉身意識(習性、習氣)的干擾控制,勤做功課(憋氣、與光連線、調息、懺悔道、投入光中),

多行功立德:渡人、去己私、生發慈悲心,這就是不二法門,也就是所謂的性命雙修!

以下兩段教導都是在說明"自性本體"的運用。

「眾生有我,菩薩無我,我者,一切苦惱的根源,六塵緣氣,物慾積習,

前世今生,交合一體,所以情緒為煩惱諸賊,意識成身行主導,當知著衣飯食,

言行舉止,未悟之時,根塵名曰魂魄,既覺之後,行止名曰自性,抬頭覓頭,

騎驢覓驢,皆有我故,一念迴觀,全體聖心。

「所謂真人者,性與道合也。故有若無實若虛,茫茫然仿佯於塵外,

而游於無事之境,浩浩蕩蕩乎,智械機巧弗載於心,審利害而不與物糅,

見事之亂,能守於清淨之宗。是故視珍寶珠玉猶石礫也,視自尊窮寵猶過客也,

視毛嬙西施猶顛醜也,若然者,必志專於內,通達於一,遺肝胆忘耳目,

捐其形骸忘其五臟,形若槁木,心如石灰,不學而知,不為而成,不視而見,

不辯而治,以道為紃而待萬有,廓惝而需,安靜而無思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