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福不修慧,福中也造罪;修慧不修福,慧中也糊塗」
佛者「兩足尊」。何謂「兩足尊」:佛的兩隻腳最為尊貴,莞爾一笑啦。
◎「兩足尊」:佛是福、慧兩者皆圓滿具足最為尊貴。
【修福者】:一般之行善布施名為修福,此乃求福報。
【修慧者】:慧乃啟於覺性,慧由何而來,慧有三種層次(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、實相般若):
此三種般若有時間再論述,我們先談入門之文字般若,所謂文字般若:自己閱覽心開,
或耳聞心契,此皆是文字般若。
智慧如何增進,多閱覽聖賢之經書;從中了悟真理生發慧覺,若聞經自己不能了悟;
多親近善知識解疑去惑,慧覺漸由此而生。可惜世人大多數;如五祖所言:世人生死事大,
汝等終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離生死苦海,自性若迷福何可救?現世之人行善布施皆樂而行之,
但進而成全其修道持齋以增廣智慧,止惡增善;則推三阻四理由一大堆。
【修福不修慧;福中也造罪】:試問只有福報無有慧覺,當我們在享福之時無形中自造罪愆而不自知,
時下諸多大富大貴人家,因前世今生積有善因,此時得著善報,但無有慧覺,分不清真假;
無有因果觀念,在福中不知惜福,酒、色、財、氣,揮霍無度,尤其富貴人家所造罪業尤甚。
【修慧不修福,慧中也糊塗】:雖有智慧但難捨分毫,不與人結緣,雖有智慧但未廣植福田,
少有福報,因而在菩提道路上;難能順遂心意,足其所願,阻礙道程,雖知修証菩提大道為
人生必然之途,然在慧中因少有福報,逆境現前,未能順遂一切,天人及理欲交戰之時;
難免作出糊塗之事。所謂修福不是以大量金銀財寶來行善布施,量力而為,真誠布施,無為而為,
取其真心矣,給人方便,對人一句讚美之語,一個和善笑容亦是布施,修福隨處可行。修慧則要由心性下功夫。
修道的另一典故:
在此尚有修道一典故【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;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】:話說以前二位修者,
師兄廣修福報,但不喜聽經聞法,無有慧覺,造罪亦不自知;師弟精勤於道業,窮究性理,
但少與眾生廣結善緣,修積福德,最後師弟証得阿羅漢之果位,其欲入世行腳,托缽化緣,
但所到之處皆無人願意布施予他,其深感納悶,為何一個証得阿羅漢之尊者,盡然無人理睬願意施捨,
心中甚是不平,欲至皇宮與國王理論,當其走到皇宮門口;忽見一隻大象身上掛滿瓔珞,
很悠閒的在皇宮受人供養服侍,(現在很多人豢養寵物,不正是如此嗎?一些貓狗其生活環境比人優渥,
有人服
因阿羅漢已証得天眼通,乃知此大象為其師兄之轉世,遂了然一切,此大象亦有靈犀,
羅漢為其師弟所証,兩者遂感歎!我不如你,你不如我也!因而人生在世無常迅速,
應福慧雙修才不會有此缺憾。
佛、菩薩,福慧俱足,有福但要知福;惜福,再造福,將福報都施與眾生,不為己享,
有慧不輕一切,廣度一切眾生,如此福慧才能源遠流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