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佛愿為己愿,以師愿為徒愿。立愿了愿,盡心了愿。⋯⋯
了愿才能了苦,了苦就能了罪。不要口頭立愿,以為事小。
口頭立愿一樣是愿,你立愿不了,還是不行的。立愿了愿,盡心了愿。

想自已這些年來進昇了多少?外功縱然做得少,也要讓內德培養得好:
可以默默地付出,是不是真的立愿了愿了呢?自己立的愿,還記得嗎?
實行了多少?每天都要去想想。你所做的每件事,都是在了愿嗎?

何謂盡心?心是否在眾生身上?心能和道契合嗎?你們對道盡了幾分心。
渡人、講課、辦事就是盡心嗎?

第一、要有信心,第二:要真正用心。
想想,平時對道是否真的用心了?用心才能真正了愿!

只要守住求道時所立下的十條大愿去謹慎奉行,自始至終地矢志完成它,
相信一定能回得了天,也一定能超生了死的。

要盡人事、聽天命,不要劃地自限,愿力又怎麼伸展。

修道修心、辦道盡心,了愿才能了苦。了苦就能了罪。
人生路途長且速,可是修道的路途呢?難免也是坎坎坷坷的。

既然知道這一點理,那麼道場受了些風風雨雨又怎麼會支持不住呢?
為什麼稍遇到挫折就退縮不前進了呢?問問你的良心吧?(聽聽老天的聲音)

且該曉得你立了何愿,不是立給前賢看,更不是做給仙佛看,
你們前人苦,犧牲奉獻,都是在各了各愿,但是,你們自己的愿呢?

你想了罪,要如何了呢?用什麼了呢?了罪得要有大愿哪!
你沒有愿,就會馬馬虎虎,得過且過,不會珍惜你的人生。

你忘了你的愿,造罪累累,苦的是誰?為何不珍惜你現在所結下的緣,
好好的惜緣,圓你這個緣呢?


每個人從理天下來皆是立愿而來的,不怪你來到人世間迷失了自已,
忘記了誓愿,可是一旦你進入道門,擔了神聖的職任,就不得不再提醒你們!

要知道,你一人墜、萬人墜,九玄七祖皆遭殃?且不要以為你一個人事小,
只不過是造了小惡、小過,要知道「滴水雖微,漸盈大器」,
不要小看一滴一滴的水源,一點一點的小過:漸盈大器。

人生似苦海,你要在這苦海中撐舟,各個都是舵手,凡若是把舵不住,
起了波濤洶湧:你撐得住嗎?這個舵就是你的愿,你的方向。

修道就是借假修真,藉相明理,明理之後才能向前一步。

末後修辦方針:你有何心態,就招感什麼魔;依賴感應,了不可得。

您放開了私我,以大體為前提了嗎?心偏私了,左道旁門可能就是你。

永遠都要感恩:飲水思源,知恩感恩;真正的感恩,要產生報恩的行為;
壓力是激勵,逆境要感恩。(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)

珍惜知足的人,經常製造快樂;惜福的人,必能造福。
把握行功了愿機緣,能做就做;珍惜彼此的相遇、相知。

無我無私的志向,才是大志向。立何志,成何人。
立志要果決,切勿猶豫後悔。志要恆,才能成大事。立三不朽業,享萬八逍遙。

「活佛老師慈悲

愿行

以佛愿為己愿,以師愿為徒愿。立愿了愿,盡心了愿。
了愿才能了苦,了苦就能了罪。不要口頭立愿,以為事小。
口頭立愿一樣是愿,你立愿不了,還是不行的。立愿了愿,盡心了愿。

想自已這些年來進昇了多少?外功縱然做得少,也要讓內德培養得好:
可以默默地付出,是不是真的立愿了愿了呢?自己立的愿,還記得嗎?
實行了多少?每天都要去想想。你所做的每件事,都是在了愿嗎?

何謂盡心?心是否在眾生身上?心能和道契合嗎?你們對道盡了幾分心。
渡人、講課、辦事就是盡心嗎?

第一、要有信心,第二:要真正用心。
想想,平時對道是否真的用心了?用心才能真正了愿!

只要守住求道時所立下的十條大愿去謹慎奉行,自始至終地矢志完成它,
相信一定能回得了天,也一定能超生了死的。

要盡人事、聽天命,不要劃地自限,愿力又怎麼伸展。

修道修心、辦道盡心,了愿才能了苦。了苦就能了罪。
人生路途長且速,可是修道的路途呢?難免也是坎坎坷坷的。

既然知道這一點理,那麼道場受了些風風雨雨又怎麼會支持不住呢?
為什麼稍遇到挫折就退縮不前進了呢?問問你的良心吧?(聽聽老天的聲音)

且該曉得你立了何愿,不是立給前賢看,更不是做給仙佛看,
你們前人苦,犧牲奉獻,都是在各了各愿,但是,你們自己的愿呢?

你想了罪,要如何了呢?用什麼了呢?了罪得要有大愿哪!
你沒有愿,就會馬馬虎虎,得過且過,不會珍惜你的人生。

你忘了你的愿,造罪累累,苦的是誰?為何不珍惜你現在所結下的緣,
好好的惜緣,圓你這個緣呢?

 
每個人從理天下來皆是立愿而來的,不怪你來到人世間迷失了自已,
忘記了誓愿,可是一旦你進入道門,擔了神聖的職任,就不得不再提醒你們!

要知道,你一人墜、萬人墜,九玄七祖皆遭殃?且不要以為你一個人事小,
只不過是造了小惡、小過,要知道「滴水雖微,漸盈大器」,
不要小看一滴一滴的水源,一點一點的小過:漸盈大器。

人生似苦海,你要在這苦海中撐舟,各個都是舵手,凡若是把舵不住,
起了波濤洶湧:你撐得住嗎?這個舵就是你的愿,你的方向。

修道就是借假修真,藉相明理,明理之後才能向前一步。

末後修辦方針:你有何心態,就招感什麼魔;依賴感應,了不可得。

您放開了私我,以大體為前提了嗎?心偏私了,左道旁門可能就是你。

永遠都要感恩:飲水思源,知恩感恩;真正的感恩,要產生報恩的行為;
壓力是激勵,逆境要感恩。(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)

珍惜知足的人,經常製造快樂;惜福的人,必能造福。
把握行功了愿機緣,能做就做;珍惜彼此的相遇、相知。

無我無私的志向,才是大志向。立何志,成何人。
立志要果決,切勿猶豫後悔。志要恆,才能成大事。立三不朽業,享萬八逍遙。」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