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修道要學習持戒。徒兒們要怎麼收束身心?以前沒有修道的待候還可以放浪形骸,現在不能了。開始時很不能習慣,很苦哦!對嗎?現在開始,因為徒兒們要步步高升,所以要約束自己;而且呢,人活在社會上一定要有些競爭的壓力,對不對?咱們小時候常跟人家比,比名、比利、比功課,可是為師告訢你們,你們要自己⋯⋯跟自己比。比如說,你知道你的脾氣不好,就一定要羸過自己,一定要改過。

◎講個故事給你們聽:有個人什麼都會,跟人家學什麼都能羸過人,於是他就開始不可一世了,什麼都是他最強、最行,幾乎強到人家看到他都怕了, 真的是學什麼會什麼。有一天佛陀出現了,他心想:「耶!這個人怎 麼穿這個樣子、拿一個缽,從來沒有見過的裝扮?」他就過去問他: 「你是做什麼的?我要跟你學藝。」
佛陀就說:「我的才能就是去除貪嗔痴、修持自己、守戒律,你要不要學啊?」
你們說,他能不能戰勝自己?他如果能戰勝,他就成就了,是不是?我們常常說危機其實就是個轉機,但危機要靠誰轉?(自已)

◎修道人要守住五戒,其中淫慾是最難斷的,但是最終你通是要斷。在這之前,你要先斷前面的!殺、盜、妄、酒,淫最後,因為淫是生死輪迴根本。人嘛,難免就會如此,但是,你也不能說:「老師,我是人,難免會這樣子,我多犯了一點沒關係。」不可以!知道嗎?只有約束自己,才能讓自己步向解脫之道,不只是自己解脫,還要天下眾生都能得到解脫,這才是我們的責任嘛!

◎如果你連這個禮儀規矩都守不好了,你們還能做什麼?所謂的要守這個「矩」,規矩的「矩」,就是不做非份的事情、不做非份的行為,講細一點的就是坐要有坐樣、站要有站相,走路也要有走路的樣子,連你講話應該講什麼都要存一定的規矩,對不對?是不是在佛堂才做這樣?回家反正點傳師也沒看到,道親也不知道,要怎麼坐就怎麼坐, 這樣可不可以?你們想一想,由外表就可以知這個人的心啊!要是你的心是戰戰競兢的、畢恭畢教的,你會坐成這樣子嗎?

◎在沒有求道以前,你們是不是都隨著無明在過生活?也就是說,你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;也不管它合不合理,是不是?然後就在你們每一個人的心田上,留下了無明的種子。所以,你們不是這一世才這樣子,從累世以來,就是這樣在過生活的,你們一年裡頭是這麼在過,二年也是這樣在過。

◎所謂的五蘊!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行識就隨著你所做的留在你的識田當中。如果說一世就這樣栩糊塗塗過去了,那為師問問你們,你們到最後又帶走什麼?是不是你們常講的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? 你一切外在的財產、田地也好,你的房子、汽車,一樣都帶不走。什 麼叫「萬般」?就是這些有形有相的東西,這就叫萬般,這些都帶不走。能帶走的是什麼?就是你造下來的業啊!這是你能帶得去的,也是必須要帶去的,就是這個業識隨著你的心走了。再加減乘除算一算,看你在世的功過如何,看看你要往生氣天還是往生人間?或者該到地獄受刑?還是要生為畜生道?這些都是常常講的「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」。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 
【珍惜眼前福,學習布施一切】 ●一、勸貧者施。 經濟不寬裕,捉襟見肘,往往貧者難施。但是越貧越要施,因財富從施捨中來。因貧窮故,才要廣種福田,廣行布施。可以先從隨喜讚歎開始,慢慢內心感化,自然隨分隨力,布施一切。 ●二、常行布施。 不可一次心血來潮,拿出相當多的錢款布施,造成這個月經濟緊張,生活不便,然後又長時間不行布施,一曝十寒。我們既然發心布施,就要做到堅持,每月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前提下,分出布施的那一部分,月月有布施,積跬步(跬ㄎㄨㄟˇ ,半步)而行千里,積小善而成大德。 ●三、要正財正施。首先我們布施的錢財要來源於正處,不可用偷盜、賭博等非法途徑得來的錢財布施。其次要有智慧觀照,現在不少正法修行的道場都有比較完善的慈善組織,我們可以把錢物匯寄到正法道場,做到善款善用。有少數人利用布施詐騙,儘管我們發心是好的,但是也不能因為我們的善良發心,給他人造作惡因的機會。 ●四、勸隨緣布施。 現在有些人執著於某項布施,比如專門放生,認為放生功德最大,又有人認為諸所布施,法施為最,所以拒絕餘者布施,一定要刻印經書光碟。這都是偏執有缺,不為佛陀慈悲喜捨所提倡。對於一切布施,應隨分隨力,比如關於放生,人皆以為放生功德最大,但是那些道場放生園子裡的生靈的飼養、救治,以及辦公費用、汽車的汽油費等等雜款,也需要經費。我們行布施,不應貪功求大,真正的功德源自我們慈悲的心懷,面對眾生的苦難,哪怕我們由衷的悲懷流下一滴淚,也為佛陀所讚歎。 ●五、勿求名利。 善事不留名姓,則功德猶巨。我們行布施是從慈悲角度出發,鍋釜刀下,是為救牠一命;刻碟印經,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阿彌陀佛做點事,不可藉此炫耀。有塑造佛像,底部刻上捐者名姓,此與在佛像上刻「○○○到此一遊」何異?供奉佛像,鮮花燈果,大眾右繞瞻禮,汝的名姓亦在其上,何德何能受大家如佛般禮敬?汝等削耗其福,迅猛快速,誰堪與比! ●六、勸布施勿求回報。 財富從布施中來,但因各人因緣不同,有的未必報在今生,有的雖報,而自身智慧淺陋,未能察覺。倘一心思得,則往往因失望而對布施喪失信心。要知道因果不虛,但事無求,則報亦巧妙。唯責己發心,勿求善果,果報終自殊勝! 凡相貌端正、聰明智慧、生富貴處、乃至終成佛道,悉從布施中來,現代人奉金為上,不知你算盡機鑽營巧,財富皆是你命中所定。贏得越多,反而消耗的福報越甚,真正智者,珍惜粒米滴水,片紙一線,待人以寬,和顏柔語,惜已有之福;慈悲救助,塑像印經,廣宣流布,布施一切,此為人中上上智慧矣。 (圖文轉載)
 

 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 
~南極仙翁慈訓~ 你有你的一畝田 我有我的一畝田  不管平地或高原 都應耕耘作福田 你有你的一片天 我有我的一片天  不管東邊或西邊 行道就是活神仙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◎禪定就是清靜。現代人思慮多,煩惱多,想法多。因為有這麼複雜的心,才衍生各種疾病。徒啊,每天得給自己一些時間靜思、沉澱,別讓你的一生只有忙碌與空轉。

◎禪定也是一種面對,當你願意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,你的情緒不在,問題也就不存在。你只是一個空,空可以映物,可以包容一切,所以禪定也叫平常心。聖賢因為有平常心,在他們生活中的大小事裡,常能將萬境化為一境。

⋯⋯

◎徒啊,要明白心念的根本來源,專心致志地修行,體察自己是如實修行,還是在湊熱鬧,敷衍了事。因為專心致志也是一種禪修,而祖師所傳的三寶心法便是制心一處,達到不亂不忙的上乘法寶。

◎現在的人心頭老是掛一事,吃也吃不下,睡也睡不寧,全過的苦悶、難耐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的生命著了相,以致生活失了序。如今既然來學道、修道了,就要懂得修回正確的思想,安頓苦悶的身心,改毛病去脾氣,才會感覺身心輕鬆,精神清爽。這個修行才算是入了門,禪定才是得了竅。

◎專注才能成事。一顆心都不安定了,方向當然搖擺不定,尤其是你們這些身為前賢的人,更要讓自己的心隨遇而安,也唯有定、靜、安之後,才會生發妙智慧,不致以盲引盲,這艘白陽法船才不會搖搖晃晃。所以說,修道必須有良好的禪定功夫。不但在待人處事上把持得住方寸,在共事中也能圓融地應對。

◎禪定不是坐在那裏都不動,心中卻雜思不斷,禪定是一種安然的開展,因為有安穩的心,故有透視天地事物的智慧,就能遇事不亂、不急、不慌。

◎咱們修辦道不揣測天時,也不妄議形象,只有老實修行。入相迷相心情易動盪,不離、不入隨喜自安詳。一念動,則六賊興波作浪,自家真人迷失方向,入了魔障。

◎常持誦真言也是一種禪定的方法。因為現今的世局紛亂,人心容易起伏,常在一不留意中就迷惘無助,所以才要借著持誦真言,來達到安心定神的作用。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◎當別人做任何事情,做的不圓滿的時候,我們就幫他圓滿一下,這樣不只圓滿自己,也是圓滿別人。有時候在一個大的地方,小細節往往都忽略掉了,而這小細節也許是別人最在乎的地方。這小細節也許是你認為沒什麼的地方,但是因為這小細節,往往使的彼此有了距離。所以當一件事情沒辦法圓滿的時候,就請拿起筆將它補的圓滿,這樣事是皆能圓滿。而不是以不平之心去要求別人。有要求的時候,不平之心就起了、憎恨之心就起了,應該把不平之心化成一種寬容、知足、諒解之心、感恩之心,這樣才能夠在為人處事上更上一層,才能夠在人生旅途上,更遇得上知己。

◎在揣測人家當下,其實是在傷害自己的心靈,因為你是用不好的心去揣測人家的是與非,遇到事情除非自己親眼看到,但是有時連親眼所見都不一定是真的,所以不要被這些有形有相的迷住了。

◎要對每一個人尊敬,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,都要尊敬。

◎有的時候要互換角色立場,還要以對方的立場,對方的心去想,將心比心即轉境,即使現在面對很大的困境,跟人起了很大的衝突,這一切只有自己可以化解,角色互換時,就知道對方想什麼、要什麼。

◎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,如此人心、天心合一才能夠完成一件大事,要去了解身邊的人、家人。你喜歡的心,是善解、善意的,不是惡意的,不要把人家往壞的地方想,要往好的地方想。不平凡之事是當我們的心成一個圓,沒有稜角,不會傷到人。不會處處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,處處傷害別人。

◎你們希不希望也成為最有人緣,最受歡迎的人?只要開心,很快樂,每天很快樂的去修道、辦道、幫助人、渡人、皆引佛,所謂的接引,接引來佛堂,不只接引他們到佛堂,還要接引他們直到天堂為止,這個事情是快樂的,幫助別人,別人就快樂,別人也一定就會歡迎你!

◎每一個人都必須處在團體之中,假若不跟其他人合作,將會很難有所成就。尤其是修道、辦道,把每一個人的心團結起來,才能夠創一番大事業,團結這顆心要祛除我見,若太執著將很難融入道場中。不僅在道場中,走入社會,沒有一個人是不需要別人的幫忙。那天你也需要別人伸出援手幫助你,不管哪件事,慈悲心沒有任何侷限,只要發自內心去幫助別人,當下就是菩薩,就是仙佛。

◎多付出,少要求;多讚美,少批評;多體諒,少責難;多感恩,少埋怨。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千錘百鍊出深山,烈火焚燒莫等閒;


粉身碎骨都無怨,留得清白在人間。


--
明.于謙

 

 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當你遇到考驗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真心?

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信心?

當你遇到坎坷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恒心?

當你受到委屈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誠心?

當你受到種種不如意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道心?

當你感到疲憊的時候,是否還是保持這份感恩的心? 

 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在一座破舊的廟宇裡,一個小和尚沮喪地對老和尚說:

「我們這座小廟,只有我們兩個和尚,我下山去化緣的時候,

別人都是對我惡語相加,經常說我是野和尚,給我們的香火錢更是少得可憐。」

小和尚接著說:「今天去化緣,這麼冷的天都沒有人給我開門,

化到的齋飯也少得可憐。師父,我們菩提寺要想成為你所說的廟宇千間、

鐘聲不絕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。」

⋯⋯

老和尚披著袈裟什麼話也沒有說,只是閉著眼睛靜靜地聽著。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真佛帽,清心扇,開道鞋,胡蘆寶。⋯⋯

真佛帽:佛在心中本不離,修行過程培德養性更高超,超凡入聖見真佛。

清心扇:掃三心飛四相,清心寡慾,真實無欺,真心對天,息萬念,莫心浮氣躁,師的寶扇願徒知道。

開道鞋:足履義路,是道平,開闡渡化腳踏實地。行遠自邇,步行千里始於足下,開道鞋,開化萬國九洲。

葫蘆寶:容天容地萬善包,接引眾賢修正道,虛心為懷才能得寶。謙受益滿招損。
師的寶徒兒如果知善用,廣渡眾賢稱傑豪。師的寶,徒兒開荒渡化無煩惱。給徒助力知珍惜。當下即是誠心敬意,永遠謹記師的祝福語,天涯海角助到底,謹記師徒真情意,精進不懈創奇蹟。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活佛恩師慈訓:有沒有每天都發一個心愿?

每天一起床就發個善愿:

⋯⋯

我希望今天以後出生的孩子,

都是爲了三曹普渡,來輔助我們的不足的。

記住了沒?(記住了)

每天要做哦!(好)

絕對有善因緣!

東儒寶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